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机关单位 > 东海妇联 > 巾帼风采
王士荣,甘做农村劳动力的“打工红娘”

    “王老师,第五生产小组有两名工人请假好几天了,请您抓紧联系她们来上班,别耽误了流水线生产啊”“好的,我这就打电话联系她们上班”这是日前坐落在青湖镇工业集中区的连云港茉织华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和一位中年妇女的对话。这位中年妇女名叫王士荣,今年55岁,家住青湖镇青北村,是负责连云港茉织华服饰有限公司招工和员工岗位安排的管理人员。

 

    30年前,王士荣只是青湖街上的一个帮人做衣服的裁缝。由于她待人热情、裁剪手艺好,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学习手艺。十几年下来,随着学徒人数的增多,当地的服装企业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用工岗位,1996年,王士荣便自费到浙江等地的服装厂联系用工岗位,先后将500多名学徒输送进厂。

 

    王士荣深知农村的孩子外出打工不容易,必须掌握一技之长,所以她在传授手艺的时候毫无保留。她培训出来的学徒,一个月就能进厂做工,能裁能做、技术熟练,深得公司的赏识。培训过程中,对一些家庭困难的学徒,王士荣不仅免费培训,还给予物质上的资助,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备至。该镇青北村女孩赵德莉,母亲是个残疾人,家庭十分困难,当王士荣得知其状况时,不但替她免去了培训费,进厂时还帮她出路费、生活费,给她买了新被子。现在的赵德莉的母亲逢人便讲,“女儿有今天,都托王士荣的福。”这些年来,王士荣免费培训出来的困难家庭学徒有近千人,平均每年都要拿出几万元提供物质资助。

 

    对于进厂的学徒,王士荣也不是一送了之,而是“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出门在外的学徒坚持“走时有车送、回时有车接”。 2008年,临近年关,王士荣雇了9辆大巴车去上海接学徒回家过年,从下午4点到晚上8点,一直等到学徒们和行李全部上车,王士荣才跟随着最后一辆车离开上海。回来的途中天降大雪,高速封路,王士荣乘坐的那辆车被堵在高速路上。寒冷冻透了整个车厢,王士荣在瑟瑟发抖中熬过了17个小时的等待,最终因长时间过度受寒,她的右腿关节和手指骨节均被冻伤,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一到阴雨天右腿关节和手指就会倍加疼痛,平常走起路来还一瘸一拐。还有一次,王士荣在上海帮助6名学徒转厂,由于地方不熟,学徒们坐地铁下错了站,在上海走失了。王士荣心急如焚,便一个人沿着地铁线从下午一直找到第二天早上,整整找了一夜,一边哭一边喊着学徒们的名字,嗓子喊哑了,衣服湿透了,脚磨出了血泡,最终在地铁线的一个角落找到了她们。正举目无亲、不知所措学徒们一见到王士荣,像见了亲人似的一齐扑上来抱住她哭成一团,随后王士荣将她们安全送到了工厂,一切安置好以后才独自离开。

 

    输送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1999年春节过后,王士荣第一次将30多名学徒送进了上海的一家服装厂打工。三个月后,得知这家服装厂拖欠工人工资,王士荣连夜只身赶到上海,几经周折,不仅替30多名工人讨回了工资,又将工人们重新找到另一家服装企业。

 

    一直以来,为了能让学徒找到一个稳定舒适的就业岗位,王士荣常年奔波于青湖和上海之间,尝尽千辛万苦,顶烈日、度严寒、睡马路、饿肚子、喝冷水……为了帮学徒讨要工资,遭受工厂老板威胁恐吓;为了安排学徒进厂,成天成天地滴水未进;为了节省开支,60多次睡在马路上;为了帮学徒带工资回家,中途被骗,险些没命,最后还自己拿出来18000多元送到学徒家里……

 

    2001年,王士荣听说一家管理规范、工资高、待遇好、从不拖欠工人工资的茉织华服饰有限公司在上海新成立。在与该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中,王士荣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和诚信的为人打动了公司老板。2009年,该公司老板提出到青湖镇开分厂的想法,最终于2011年10月,新厂在该镇工业集中区正式投产。首批360多名工人来自王士荣以前培训过的上海茉织华老员工和在当地新招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王士荣在做好培训学徒的同时,也被公司聘请协助负责公司招工和员工管理,协调解决员工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30年过去了,经王士荣培训过的10000多名学徒目前遍布大江南北。现在,王士荣被当地人尊敬地称为农村劳动力的“打工红娘”,而她口中的“孩子们”则亲切地称呼她为“王妈妈”。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信息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信息交流 | 访问统计 | 管理后台